因此,从天子到普通平民,一律都应该把修身作为根本。一个自身道德修养败坏的人,想要让他管理家庭、治理国家乃至使天下太平,这是不可能的。把应该重视的大事忽略,本来次要的小事反倒重视,如此本末倒置,而想要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有的。
评述
程颐:《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朱熹: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解 读
大学的人生之道
本章是《大学》的总论,阐述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首先,阐述大学之道有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明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善良美好的品性彰显出来,使其发扬光大。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等德行都是人本身生来具有的,足以应付万事。但这种德行常被物欲所遮蔽,昏暗不明,如镜子蒙上灰尘。但其本性的光明却并未泯灭,所以人们应该重视内心的道德修养,以使美好的德行保持纯洁。这就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亲民”,则是大学之道的根本任务。朱熹认为“亲”应为“新”,就是去旧维新,“新民”就是使人民经过教化,去旧染之污,日日新、又日新地振作起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天下太平。“止于至善”则是大学之道的根本目的,对己而言,“明德”要止于至善,对人,“亲民”也要止于至善。可以说,由原则、任务和目的构成了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这里也论述了达到至善的一般方法和顺序,强调通过“知”、“定”、“静”、“安”、“虑”、“得”而达到“明德”、“至善”的境地。
其次,论述了大学之道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平天下逆推至格物,然后又从格物顺推至平天下,反复说明为学做人应循序渐进。张岱说:“圣贤教人如老妪教孩子数浮屠,一层层数上来,又一层层数下去。有这层,就有那层,政(这)见得有那层,先有这层,一毫参差不得。要人把全体精神,从脚跟下做起也。”这八条目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总目,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其修身为学顺序一直为中国知识分子所遵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纲八目可以说是一把打开儒学之门的钥匙,因为儒家学说实际上都是依托于这三纲八目而逐步展开的。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
另外,还论述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关系,强调以修身为本。朱熹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明明德之事,“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新民之事。八条目实际上涵盖了内和外两个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内修,也就是自我修养;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外治,是内修的效果。儒家主张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追求。这两个看起来似乎相对立的方面其实说的是修身明德的两种不同效果。儒家的修身之道,具有极其浓厚的实践特征,首先要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个人品德修养,达到自新的目的,这样即使时运不济,也可以独善其身。其次,儒家讲究自新新民,意思是说不仅要自己身体力行地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要以榜样的力量使周围的人受到感动,使其见贤思齐,从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目标。三纲八目这一逐级递进的修身序列,时至今日,仍对我们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隐或显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有人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十人九儒,这话并不夸张,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管你是消极还是积极,都有着极其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和政治使命感,都在内心暗藏着一份修齐治平的情节。这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一个独特方面,其所作所为总是不离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一进修序列,并且将其贯穿在整个生命历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