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
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 ;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语见“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二程遗书》卷十三)“老师您常说:‘佛教提倡不着相,其实是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是不着相’,请问是什么意思?”阳明说:“佛教怕父子关系的拖
曰『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着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 ;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着父子、君臣、夫妇的相?』
语见“杨氏为我,疑于仁。墨氏兼爱,疑于义。”(《二程遗书》卷十三)“老师您常说:‘佛教提倡不着相,其实是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是不着相’,请问是什么意思?”
阳明说:“佛教怕父子关系的拖累,就逃离了父子;怕君臣关系的拖累,就逃离了君臣;怕夫妇关系的拖累,就逃离了夫妇,这都是着了父子、君臣、夫妇的相,才须要逃避。而吾儒有个父子关系,便用仁来对待;有君臣关系,便用义来对待;有夫妇关系,便有别来对待,何曾着在父子、君臣、夫妇的相上?”
157/237
黄勉叔问 :『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
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黄勉叔:黄修易,其他不详。黄勉叔问:“心没有恶念时,这个心是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要存个善念吗?”
阳明说:“既已去恶念,便是善念,便是恢复心的本体。比如太阳光被乌云遮蔽,云散开后便已恢复。如果恶念已经除去,还要去存个善念,就是在太阳光中再去添一盏灯。”
延伸阅读:
- 养花方法技巧大全 家庭养花的水肥光土四大要点总结[图]
- 雪地靴掉色要如何处理[图]
- 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霸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图]
- 大泽草木茂盛的湿地“比于大泽”指拿大泽来做比喻度(zhái)[图]
- 梁惠王曰“晋国 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图]
- 道引导羽野鸡毛旄(máo)牦牛尾两者都是古代舞蹈中的用具清明[图]
- 闾巷之人为敌国指桀、纣和秦二世等暴虐的统治达于极点老百姓起来[图]
- 杨坚娶了独孤氏后两人感情很好《隋书·后妃传》称“高祖(杨坚)[图]
- 融摄空有的禅学理论这与惠能的所言的“当下之心”关系密切概括来[图]
-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图]